关于定标,这就是你要的干货!
定标的意义: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,就是确定一个K值(或F值)。它是由仪器与试剂的状态确定下来的。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,无论您是用手工的方法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,测定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,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,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换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。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,计算并打印出来的结果对我们来说就是有意义的了。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。一般上最低要求是有试剂空白与标准品。
经过仪器测定出来两个吸光度:
标准液的浓度是已知的,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,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K值。无论什么样的标本,用其吸光度乘以K值我们就得到了答案。因此,K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,可以决定标本的准确性。
K值的决定因素:我们看看K值会受到什么影响呢?第一,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(标准液最好与标本一样是以血清为基质的)。第二,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确。吸光度受仪器状况、试剂状况的影响,如果您的仪器相当稳定,试剂是影响K值的一个主要因素。
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查,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,如果质控结果很好,可以说K值是准确的,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,所以K值非常关键。
K值的真面目: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,截距代表试剂空白,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,所以K值的稳定性决定您的仪器与试剂,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,那K值也很稳定。
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?这要看您试剂的稳定性,质控结果不好,有些项目做试剂空白可以解决,有些项目要做两点定标。
一是计算出来的理论K值:
二是用有酶项目的定标液得出K值:
目前很多公司可以提供多项目的定标液,不仅有底物类的项目,也有酶类的项目。
经常有老师问我,定标通过了,可是结果咋还不好呢?我和老师开玩笑说:您给我一瓶可乐当做试剂(或定标液),我让他定标就能通过。如何实现呢?可乐是有颜色的,参数中设定少加可乐多加水(AU仪器可以使用浓缩试剂),使用大一点的波长(目的是要让吸光度在0.0000-2.5000之间),只要让空白的吸光度和标准液的习惯度有一点点差距(这两个的吸光度不能一模一样,吸光度差为0,因数K值就变成无穷大),满足以上条件后,定标就一定通过!
如果您使用的原厂试剂,原厂参数里面绝大多数项目会提供一个因数的范围,如果您定标后的K值正好是因数范围的中值,恭喜您,表明您这台仪器的状态和在厂家实验室的状态是一模一样的。表明仪器的状态、试剂的状态、水机的状态等等条件都非常非常的好。
如果您使用的国产仪器或者国产试剂,厂家并没有提供因数的范围,怎么办呢?方法是自己摸索,每定标一次就记录一次因数,累计的足够的次数,自己就可以确定因数的范围了,如果用错了定标液定标就会失败,老型号仪器仪器还是会用最后一次定标成功的K值来计算病人结果的,新型号的机型会没有结果,所以定标后一定要观察定标后的K值以及定标是否成功。
请不要反驳我,站在我的角度考虑,K值在靶值比质控在靶值更好,比如,样品针有些微微堵塞,比如应该加样量是2.0微升,由于堵塞加了1.8微升,由于定标质控的粘度差不多,定标液少加,质控液也少加,质控结果不管是正常水平还是病理水平的都可能是在靶值附近的,但是,仪器确实是有问题的。
来源:打开维修之门